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重点工作

泗县: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走出特色善治之路

作者:季巍 发布日期:2025-03-13 16:38:28 信息来源: 安徽科技报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宿州市泗县秉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网格治理、协商议事、文明新风培育为着力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网格治理 激活基层治理 “神经末梢”

依据地域特点、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划分网格,构建起 “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 四级治理体系,配备网格员2168名,进一步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吸纳五老人员、退休老干部等社会自治力量,进一步充实了网格员队伍。制定并印发了《全县社会治理网格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用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员职责,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了解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在虹城街道虹乡社区,网格员许凯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城市之光东区楼栋的消防通道被杂物严重堵塞,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他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与相关业主,凭借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仅耗时半天便成功清理通道,有力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成功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实现问题的快速回应与高效解决,大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协商议事 议出基层共治 “良方妙策”

“村民说事”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紧密连接起村民与基层治理。在泗县屏山镇大李村的法治广场,定期开展的 “胖板凳” 活动,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聚焦村里的大事小情、烦心事、揪心事一一摆上桌面共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决策形成后,由村 “两委” 负责高效落实。

“围楼夜话”为畅通民声诉求提供“新平台”,搭建起联系社情民意“新桥梁”,通过“党支部提议、平台商议、大会决议、督促落实、结果公开”五步工作法,完善问题排查化解闭环链条,有力疏通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将矛盾隐患吸附在一线、遏制在萌芽。截至目前,全县城区开展“围楼夜话”43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376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335件,有力减少问题存量、抑制增量产生。

文明新风 润泽基层善治 “肥沃土壤”

文明新风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泗县持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今年各镇(街道)利用“村晚”开展“最佳调解能手”“优秀网格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起一个个身边的榜样,让正能量在乡村广泛传播。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理念融入其中,积极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同时在河平村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文明新风的精心培育,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明素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基层善治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下一步,泗县将继续深化创新,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让广大群众充分共享基层治理成果,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走出特色善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