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执好“三色笔” 绘就善治景
近年来,泗县泗城镇胡陈村创新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发挥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凝聚中坚力量、发展优势产业、改造村庄环境,描绘出一幅“党建红、产业金、生态绿”的新时代乡村善治风景画。
党建领航,筑牢“红色堡垒”
“党员干部是引领乡村发展和治理的先锋队,广大党员团结一心为乡村发展和治理贡献智慧力量。”胡陈村党总支书记尤逢军表示。
今年春节期间,胡陈村“两委”来到党员刘怀民家中开展慰问,关切询问生活状况、日常所需,并贴心送来米面粮油等慰问物资。“党组织的关怀让我们这些老同志心里倍感温暖,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余热为村内工作作贡献。”作为40年党龄的“老党员”,刘怀民热心参与村内协商议事、善于化解邻里矛盾,在建言献策、维护和谐中作贡献、当模范。
胡陈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总支书记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组织、带队伍,抓实组织生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党员108人,大专以上学历党员数逐年增加。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党建联建等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组织集体谈心谈话、开展交流学习等方式,让党员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积极听取党员群众对村级发展的意见建议,有效激发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全村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产业赋能,激活“金色引擎”
走进胡陈村羊肚菌大棚,一个个鲜菇挺直了腰杆、丰腴饱满、长势旺盛。家住城里的张婷一家趁着羊肚菌采收季节,带着孩子前来“赶鲜”,采摘春季第一波羊肚菌。“这里的羊肚菌口感好、有营养,我们一家老小都爱吃。现场采摘不仅新鲜,更让孩子接近自然、在劳动中收获乐趣。”
胡陈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因地制宜找准增收致富路径,千方百计发展特色产业,写好“土特产”大文章。打造了100亩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配套建设菌种及营养包培育车间1个,烘干厂房1座,集成培育、烘干、包装全链条设备,实现育种、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中间成本,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发货、线下观光采摘等,拓宽现产现销路径。
此外,胡陈村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主体优势,高质量完成7.6万亩次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生态防控任务,仅此一项一年就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40万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双促进”。2023年和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稳定在200万元以上。
生态增色,绘就“绿色画卷”
春季的胡陈村黄庄中心村,通村道路宽阔笔直,每隔50米就摆放着几个分类垃圾桶,两侧房屋墙体整洁、高低错落,徽式顶饰、文创墙等呈现出独特乡土风情,家家门前小菜园、小花园规划整齐,菜蔬葱茂、花香扑鼻。2023年,该村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中心示范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胡陈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全村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对标“五清一改”整治要求,开展季节性环境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对公路沿线、村组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清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大力宣传“五清一改”政策,引导群众提升环保意识,动员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环境。2024年以来,累计清理垃圾30余吨。
为激励村民自觉行动、广泛参与到环境整治中,胡陈村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环境友好小使者”评选活动,并纳入积分管理范畴,通过兑积分、得奖品、获表彰,调动起广大村民积极性。如今,胡陈村生态和美的名片底色不断擦亮,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执好“三色笔” 绘就善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