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屏山镇:用好案例“清醒剂” 系紧廉洁“风纪扣”
今年以来,泗县屏山镇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认真系统谋划,采取分层分类施教,统筹运用多种载体,切实提升纪律警示教育针对性、穿透力,夯实“不想腐”思想堤坝。
抓关键,靶向施教精准发力。为避免警示教育“大水漫灌”,该镇针对党员干部纪法意识不强、条款不清等问题,将纪法学习融入警示教育,根据不同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分类靶向施教,采取“精准滴灌”,提升警示教育精准性、针对性。紧盯关键岗位、新入党、入职、提拔、调动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做到常打招呼、常拉袖子。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场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1次,开展个别廉政谈话、主动约谈20余次。
抓典型,以“鉴”促“醒”筑牢防线。该镇将党纪法规学习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从单一的“反面震慑”向“文化浸润”转变,不断提升廉政教育感染力。以纪法为镜、以案例为戒,充分发挥以案释纪、以案为戒、以案促治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纪律规矩底线、筑牢廉洁思想防线。积极把党纪法规的学习和典型案例分析融入到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镇村例会、党员教育培训中去,深入剖析典型案例,鼓励党员干部围绕反面典型案例和自身工作,交流自身感悟,深化警示效能。今年以来,通报典型违纪违法案例10例,开展党纪法规学习教育6次。
抓苗头,“红脸出汗”注重预防。该镇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积极关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注重预防提醒为先,执纪严宽相济,让同志们不仅体会到纪法中的“严”,也能感受到执纪中的“情”。及时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形式,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及时“用药”消除工作生活中的“小感冒”,促进党员干部更好成长。今年以来,已对4名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泗宣)(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