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话说民生

【基层话民生】泗县:养鱼“跃进”致富门

作者:张恪 发布日期:2022-05-06 10:45:44 信息来源: 泗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阅读次数:
【字体:

4月25日时近中午,仲春时节的阳光洒在泗县刘圩镇前戚村波光粼粼的池塘上。养殖户张勋正在鱼塘边忙活。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鱼苗倒入运送桶内,随后将装满鱼苗的桶放在手推车上,再将鱼苗倒入鱼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明年开春的时候,这些小鱼苗就能长成二斤左右的大鱼,好多客户已经和我预定了。”上了岸,张勋乐呵呵地说。

  眼前的张勋神采奕奕,干劲十足,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在两三年前,他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对生活茫然无措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张勋告诉我们,他的妻子视力一级残疾,需要时刻照顾,导致其无法外出务工,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看着家里的情况,张勋非常着急。

  三年前,村里的汪塘对外出租,张勋看到后,心里有了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他也不敢到处“声张”。驻村工作队得知后,第一时间找到他,鼓励其承包汪塘发展养殖。在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和村里签订了租赁合同,在拿到合同的那一刻,张勋看见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汪塘有了,那么现在就是缺少技术和资金,这些让张勋苦恼了很久;在一次入户走访时,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帮助他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帮助他解决资金;还帮助他向上级申请技术指导,他自己也购买了关于养鱼地书籍进行研读,不明白的地方就打电话咨询技术员。一切准备就绪后,鱼苗开始入塘,看着眼前这30多亩的鱼塘,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主创业的路虽然辛苦,但是为了顺利脱贫,并靠着对鱼类养殖的执着劲儿,他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特别是在饲养、鱼病防治、杀虫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镇政府的帮助下,张勋带头成立的合作社2020年纯收入高达10万元,他也成为了前戚村第一位个体养鱼人。在张勋的精心管理下,他养的鱼品质好、肉质细嫩,产量高,鱼塘收益良好,他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梦,同时也帮助村里的4名贫困户就业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发展,张勋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从贫困到致富,勤劳是法宝。如今,张勋今年已有55岁了,但是他依旧干劲十足。对于未来生活,张勋也早有自己的规划。他说,打算在今年10月份,在原有的规模上,增加20亩汪塘,再增加200只鸭苗,同时加强鱼塘管理,根据不同鱼种的生长情况对接市场需求,让养殖场效益最大化。(张恪)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基层话民生】泗县:养鱼“跃进”致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