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泗县:编柳倡新风 文明寄哀思
3月26日,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虹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东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紫宸苑小区举办“编柳倡新风 文明寄哀思”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编柳祈福、绿色倡议、民俗体验、主题涂鸦等形式,引导群众以文明低碳方式追思先人。
新风倡低碳,承诺践于行。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宣读《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奠等低碳方式。现场还开展了移风易俗知识宣讲,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参与者宣讲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厚养薄葬、提倡文明祭祀等。
编柳寄哀思,指尖传文明。活动现场,非遗编柳传承人现场讲解“清明编柳”的文化内涵,示范非遗编柳技艺,群众用嫩绿柳枝编织花环、挂件,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追思系于柳环,替代传统焚纸祭祀。“以前烧纸污染环境,现在用柳环寄托思念,既环保又有意义。”市民张大姐手持亲手编织的柳环说道。活动累计发放柳枝50余捆,制作柳环、摆件80余件。
文化润乡土,传统焕新意。本次活动通过融合民俗体验与文明实践,设置手工制作、亲子涂鸦、移风易俗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让群众在体验中感悟“心祭重于形祭”的深意。
“用柳枝代替纸钱,用新风替代旧俗,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泗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泗县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行动,通过缅怀英烈、“文明积分制”、“家风故事会”等多种形式载体,感受和弘扬清明传统文化,推动绿色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共创安全、简约低碳的祭祀新风尚。(杨秋秋 王谅 陈小萌)(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