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共富:“虹大姐”工坊开展手工技能培训
8月5日上午,宿州市泗县虹城街道虹乡社区“虹大姐”共富工坊志愿服务项目首期手工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聚焦小饰品来料加工实用技能,吸引了社区50余名赋闲妇女及老年居民参与,标志着安徽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理论实践结合助力居民家门口就业
在虹乡社区活动中心,培训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志愿者倪金花通过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教授了发卡基础工艺、缠绕技巧及质量检验标准。“这个绕线要注意松紧度,太松容易散架,太紧会影响美观。”倪金花手持示范样品,耐心指导学员操作。
社区居民李阿姨今年58岁,是首批报名的学员之一。“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听说这里能学手艺还能赚钱,就赶紧来了。”她一边练习串珠技巧,一边笑着说,“老师教得很仔细,志愿者还一对一帮我们,相信很快就能上手。”
培训现场设置了“新手实践区”和“互助交流区”,5名经过前期培训的核心志愿者分散在各区域,为学员提供“一对一”技术帮扶。针对老年学员视力不佳的问题,志愿者特别准备了放大镜,帮助他们完成精细操作。
构建“四位一体”共富志愿服务体系
据虹乡社区负责人介绍,“虹大姐”共富工坊志愿服务项目是社区落实安徽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党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共富工坊”四位一体模式,精准对接社区赋闲群体就业需求与泗县饰品产业资源。
“我们与泗县饰品协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协会每月提供稳定的来料加工订单,居民在工坊完成加工即可获得报酬,无需承担销售环节压力。”社区负责人表示,项目重点面向赋闲妇女和老年群体,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一人一技”,预计参与者人均月增收可达800-1200元。
项目创新性地引入专业社工团队,负责需求评估、培训设计和志愿者管理。“我们根据前期调研,设计了‘入门-进阶’阶梯式培训体系,每月开展2场专题培训,确保学员能逐步提升技能水平。”项目社工负责人介绍道。
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路径
为确保项目长效运行,“虹大姐”共富工坊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党员带头+居民自愿”方式招募志愿者,实施“积分制”管理,志愿者服务时长可兑换社区超市购物券或参与年度评优。在生产组织方面,按加工品类组建10支“巧手互助小组”,通过协作提升生产效率。
据了解,项目计划1年内开展技能培训20场次,覆盖150名赋闲妇女及80名老年居民,同步培育20名具备技能教学能力的志愿者。通过“培训-生产-互助”一体化服务,力争实现共富工坊来料加工业务量提升40%,成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的辅助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手工艺+志愿服务’的共富路径,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和成果展示,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共富志愿服务样板。”社区负责人表示。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