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脱贫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一是坚持脱贫标准。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脱贫户年人均收入不能低于同期国家脱贫标准。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要全部达到标准。二是保持政策稳定。脱贫攻坚期内,严格执行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三是开展脱贫监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识别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并予以帮助。
(二)持续做好巡视整改工作。把巡视整改作为推进提升全镇脱贫质量的重要契机,以整改促责任落实、促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镇村要举一反三开展问题自查,要对照巡视整改要求,对标反馈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
(三)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四)持续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扶贫数据清洗,不断提升扶贫数据质量。持续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和自然变更工作。坚持应纳尽纳的原则,加强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动态监测。
(五)强化帮扶责任,提高脱贫成效。加强对扶贫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对帮扶人的电话抽查。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落实好帮扶措施。
(六)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七)加强宣传力度,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现、提炼、总结脱贫攻坚过程中勤劳致富、敬老养老等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积极宣传引导,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突破现在生产生活模式,引导群众怎么致富,怎样才能增加收入,增强脱贫信心,努力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尽快脱贫致富,杜绝“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