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校外培训机构):
现将《泗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落实,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附件:1.《泗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泗县教体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3月30日
附件1:
泗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指导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含校外培训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托幼机构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结合我县教体系统实际,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体局的具体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健全和完善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学校负责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底线思维,生命至上。把广大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学校安全稳定最重要的任务来抓,严防死守、联防联控,做到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2.坚持统筹协调,属地管理。教体局统筹做好全县学校疫情防控与安全稳定工作调度,各校组织和实施具体防控工作。
3.坚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指导和督促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实际,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做到“一校一策”,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校外培训机构,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参照执行。具体防控措施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最新防控要求适时更新。
四、组织保障和制度体系
(一)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
1.教体局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物资保障、教学指导、督查指导、信息宣传等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具体名单另附)。全面对接落实防控工作要求。各学校建立由校(园)长和书记负责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组织总务、教务、政教、卫生保健室、安全、财务等部门,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部署推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明确指定一名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
2.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年级、班级四级防控工作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明确各级疫情报告人,及时向县教体局、属地卫生部门报送信息。
3.加强联防联控,建立包括学校、卫生主管部门,属地疾控机构、属地卫生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点医院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联系网络,明确联系方式,保持密切沟通。
(二)制定疫情防控方案
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方案(含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校内职责分工,校门管控,信息排查报送,晨午(晚)检、日间健康巡查,因病缺勤缺课登记、病因追踪,应急预案及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复课证明查验,食堂、教室、寄宿制学校宿舍等场所环境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及检查,防控物资筹措管理,师生员工健康宣教、应急心理干预等。学校要就防控方案(含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内容对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门卫、食堂负责人和保洁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多途径、分批次、全覆盖培训,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通过开展应急处置桌面推演等方式,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把控关键环节。
(三)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方案
制订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方案,采取自查与督查相结合方式,就校内疫情防控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构建情况、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情况、防控工作方案制定情况、疫情信息排查上报情况、重点人员健康监测与管理台账建立情况、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学工作预案制定情况、线上教学组织安排落实情况、校园管控与环境卫生整治情况、物资保障与人文关怀落实情况等十个方面进行重点督查。
五、防控措施
(一)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
1.完善工作体系和制度方案。各校(园)制订学期正常开学和延迟开学两个工作方案,确保线上线下教学能够及时切换。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方案,需报县教体局审核并经实地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2.完善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要结合实际,制订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做好线上教学准备,综合考虑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发现和解决细节性、关键性问题,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开学前至少开展1次应急处置演练。
3.严格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报到条件。各级各类学校要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通知本人或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有省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入学前要核酸检测一次。开学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他情况按照如下要求执行:近14天无省外地区旅居史人员凭安康码绿码和大数据通信行程卡,可正常来(返)泗;近14天有省外低风险区域旅居史人员在来(返)泗时要提前向村(居)和单位报备,并在返岗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要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返岗;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低风险区域来(返)泗人员在来(返)泗前要主动向目的地村(居)和单位报备,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如实报告旅居史和健康状况等信息,并在抵泗后第1、3天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两次结果均为阴性后方可返岗;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来(返)泗人员要落实7天居家健康检测,并在抵泗后第1、3、7天进行3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方可返岗。在此期间,减少外出活动,不得参加各类聚会和社会活动。省外中高风险地区及与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来(返)泗人员全部实施14天集中隔离,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经属地卫生部门评估同意后方可返校,返校后应继续做好健康监测;学校后勤、保安、食堂等工作人员在其返校返岗前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和物资储备。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前对校园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做好快递物品消毒。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要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及时按需补齐。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5.做好开学前防疫验收工作。教体局于开学前,对照《 宿州市学校(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验收表》对各中心校、中学、宿州环保工程学校、特教学校进行全面验收,中心校负责辖区学校(含民办)卫生防疫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开学。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二)做好学生开学返校报到工作
1.有序组织学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制定学生返校工作方案。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组织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错时错峰返校,避免返校报到期间人员过于集中;制定旅途防护措施,推发给每位返程学生,指导学生自觉加强安全防护,并主动配合沿途疫情防控工作。
2.做好师生员工返校日的组织与管理。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教职员工查验“两码”、检测体温,学生入校时检测体温;对本人或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有省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师生员工在开学入校时须提交健康监测登记表。入校时若岀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加强返校日当天学校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三)做好开学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严把疫情防控校门关。做到9个一律:①校园一律实行封闭管理;②师生员工进校门一律需佩戴口罩;③入校时一律保持“一米线”;④教职员工一律查验“两码”、检测体温;⑤学生入校时一律检测体温;⑥因公入校工作人员一律戴口罩、扫码、测温登记;⑦闲杂人员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⑧学校现阶段一律不设快递存放区;⑨师生员工所有快递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八不进”。
2.加强健康监测。做到6个全覆盖:①校园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全覆盖;②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寄宿学校另加晚检)全覆盖;③因病缺勤缺课人员,落实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复课证明查验全覆盖;④对近14天有发生疫情所在地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或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等重点人员,要“一人一档”跟踪登记,密切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和思想动态全覆盖;⑤落实“四早”要求全覆盖;⑥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特殊时期每半日一报全覆盖。
3.教育引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做好3个教育引导: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戴口罩、不聚集,在校园内和校外都要加强个人防护,增强防护意识,落实防控措施;②教育引导在县外师生员工返乡途中注意安全防护,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留机票车票等行程单据,到家后对随身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积极配合属地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按规范程序就诊,并及时报告;③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尽量减少出行,近期如非必要尽量减少跨省旅行,不前往发生疫情地区,特别是不前往发生聚集性疫情和疫情输出的地区,确需前往的,应在出发前和返回前向所属单位报备,期间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须严格按照属地要求积极配合落实管控措施。
4.坚持家校协同防控。坚持4个协同:①协同学生家长做好子女在家及上下学途中防护和监管;②协同学生家长加强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监测,特别是有家庭成员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要第一时间报告;③协同学生家长细致排查近14天有中高风险区、发生疫情所在地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生活人员,发现后及时向所在地社区(村委会)报告,同时向局防疫办报告,严格落实管控措施;④协同学生家长对有14天内疫情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实行“3+11”防控措施,即3天居家观察(3天2检,核酸检测中间间隔24小时),11天自我健康监测,在健康监测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须立即报告本单位,并到医疗机构进行排查。
5.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强8个重点场所防控: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教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公共卫生间、在建工地等8个校内重点场所环境消杀、通风换气、卫生清洁等工作。规范食堂管理,严格食材物料和冷冻冷藏食品索票索证、查验程序,确保食品安全。学生实行错峰就餐,并保持安全距离。
6.坚持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坚持1个共防和3个同防:一是坚持多病共防,把春季常见传染性病与新冠肺炎防控结合起来共同防控,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坚持人、物、环境3个同防,做好人员健康监测与管理,近期,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不邀请发生疫情地区人员参加会议等活动。做好进入校园物品消毒。做好校园环境常态化清洁消杀,保持公共场所通风,增加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浴室等重点部位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杀频次,保持环境整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9个方面应急处置能力:①建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提升指挥能力;②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提升预防能力;③实现核酸检测预登记全覆盖,提升快速监测能力;④储备足够防控物资,提升物防能力;⑤规范管理防控物资,提升物资管理能力;⑥对教职工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培训,提升教职员工防控能力;⑦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协调防控能力;⑧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能够随时启动,提升实战防控能力;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实际,合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暂时停课的学校及时启动线上教学,通过适当形式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提升线上线下教学转换能力。
8.加强疫情防控督促检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教体局实行局领导包镇、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包校、学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包班级的包保责任制,逐项核查,查漏洞、补短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考试活动、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疫情防控规定。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坚持毫不松懈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确保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安全。
2.落实主体责任。教体局履行主管责任,积极协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学校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准备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完善应急预案。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如报告有关信息。
3.强化督导检查。教体局按照防控要求,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加强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加大督查督办力度,通过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建立健全学校日常监督检查和问题通报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指导学校调整防控措施。
附件2.
泗县教体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昌盛 县委教育工委书记 局长
副组长:周家林 县委教育工委委员 副局长
岳美芳 县委教育工委委员 副局长
李荣举 县教体局 二级主任科员
刘安敏 县教体局 二级主任科员
成 员:郭贤民 史宝仁 王仕文 朱正道
王运宏 高立祥 刘 剑 张 钰
史保武 黄友生 陈 强 张 毅
姜成林 韩昌发 张长坤 吴 诚
刘文同 彭 智 张雨晴 张 宇(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荣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吴海波、张雨晴负责日常工作。
疫情联络员:张雨晴 手机13956887370
邮 箱:1652325175@qq.com
卫健委联系人:周 维
县疾控联系人:仝云燕
公安局联系人:孟宪金
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人:王士杰
2.疫情处置专项工作组:
疫情防控组:王仕文 张雨晴
马 报 杨 鹏
综合协调组:郭贤民 姜成林 彭刘家
物资保障组: 陈 强 黄友生
张 毅 张 宇(男)
教学指导组:张 钰 高立祥 王运宏
刘 剑 史保武 刘文同
信息宣传组:韩昌发 姬兴雷 王晨晨
督查指导组:史宝仁 吴 城 张长坤
彭 智 朱正道 张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