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内容分类: 政策解读
发文日期: 2023-03-13 09:54:44 生成日期: 2023-03-13 09:54:44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泗县人民政府 文  号: 泗防指〔2023〕2号
名  称: 【部门解读文字解读】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泗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解读
词:

【部门解读文字解读】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泗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解读

文章来源:泗县应急管理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3-13 09:54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镇(街道)、村(社区)是防汛抗旱措施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镇、村两级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3 2月初起,开始起草工作,收到《宿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安徽省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后,按照国家省市最新要求,结合泗县实际,与有关镇、街道、气象、水利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研究制定了《泗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四、工作目标

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分批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到2024年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五、主要任务

(一)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

镇(街道)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明确负责镇(街道)级防指日常事务的办事机构,一般为承担应急管理职能的机构,配备必要专业人员。有防汛抗旱任务的村(社区)汛期成立防汛抗旱小组。建立县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及其包保具体职责。

(二)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

县级防指办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专业指导,配合镇(街道)级防指对辖区进行排查,掌握风险和隐患底数。镇(街道)级防指会同县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对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威胁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逐一确定需要转移的对象。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高、中、低标识风险程度,建立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清单。对排查出的险工险段、阻水障碍等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限时销号;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制定应急度汛措施。

(三)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

加密、优化雨量、水位监测站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布局,做到村(社区)有关联雨量站。及时对接收到的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重要预警信息、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传递到镇(街道)级防汛责任人、村级防汛小组成员、网格责任人等。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

对照风险隐患,确定降雨和水位阈值,明确受威胁人员转移条件,强化预警和响应措施衔接,增强刚性约束。建立转移责任人和被转移人员一一对应清单,对辖区内老人、残疾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要落实一对一责任人。建立人员转移保障制度,对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组织、人员转移次序、转移完成时间、转移人员管控等作出具体要求。

建立汛期日常巡查和应急巡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巡查路线、巡查频次、巡查内容等。应急响应期间,镇(街道)、村(社区)负责组织本地群众性巡查队伍和应急队伍按有关规定开展巡堤查险、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重点部位关停撤机制,按照权限,决定采取三停(停工、停业、停课)措施,撤离受威胁区群众。

镇(街道)、村(社区)至少分别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村(社区)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本地突发险情灾情上报镇(街道)。镇(街道)在接到灾情险情后15分钟内口头、1小时内书面报告县级防指。

(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

镇(街道)、村(社区)组建基层应急队伍,承担辖区巡查和突发灾情险情先期处置工作。镇(街道)按不少于50人、村(社区)按不少于15人的标准分别组建基层应急队伍。

镇(街道)要有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包括代储点),村(社区)要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包括代储点)。县级防指根据保护对象、灾害特点,明确各镇(街道)、村(社区)物资储备品种、数量,并按要求储备到位。

镇(街道)要有12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100人的镇(街道)级避灾安置中心。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社区)至少有1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50人的村级避灾安置点。

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要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明确职责分工、风险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递、风险管控、转移避险等内容。村(社区)要绘制暴雨洪涝风险图,标明风险区范围、隐患点位置、居住人员数量及分布、网格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点等信息。

(五)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

镇(街道)级防指制定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每年汛前至少组织1次防汛责任人、抢险队员、巡堤查险人员等岗位培训。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1次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需转移对象转移避险实战演练,演练侧重检验应急处置流程熟悉程度、协同配合能力、群众知情参与。做好演练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汇总、存档。

镇(街道)级防指制定年度宣传计划,通过广播、网络和警示教育片、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使防汛避险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高民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村(社区)应将暴雨洪涝风险图等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

发生较大以上险情灾情后,镇(街道)在组织做好防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及时组织复盘总结。加强复盘总结成果运用,完善相关制度,补齐能力短板,夯实工程基础,不断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六、创新举措

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明确细化、量化了镇村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今后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提供可操作、启动快的科学预案,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科学依据。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把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分管领导要及时研究部署,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防办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二)压实主体责任。县防指办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组织专门力量统筹推进标准化工作。各镇(街道)作为项目建设主体,要按照标准具体负责落实到位。

(三)落实经费保障。统筹资金,加大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投入,保障相关经费落实到位,并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等资金,促进工作开展。

(四)加强督导评估。各镇(街道)将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纳入年度防汛抗旱重点工作,加强督导评估,针对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创新解决办法,保证建设成效。县防办要跟踪各地建设进展,不定期通报推进情况。

八、解读单位/政策咨询方式

县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中心  0557-7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