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坚持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全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工作中,实行“镇上强动员、积极报,村上全覆盖、广宣传,金融部门快审核、上门办,镇村二级强监管、防逾期”等工作机制,有效倒逼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责任、政策、工作全落实,全面提升了脱贫群众发展增收产业、创业致富的质量和水平。
一、及时安排部署
屏山镇始终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驱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重要举措,紧扣省市县考核的“新增贷款总量、户均贷款余额、逾期率”等指标安排部署,强化领导,力促落实。屏山镇多次召开会议,安排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抓住贷款投放的关键期和有效期,用好信贷政策,增加贷款数量,扩大信贷规模,高质量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强调合力攻坚,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按工作方案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密切配合,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政策宣传
屏山镇组织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等骨干人员“点对点”开展全覆盖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宣传单和微信朋友圈、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大力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确保脱贫户真正把握“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等政策要点。同时,镇乡村振兴部门抓住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在节假日返乡的有利时机,结合防返贫监测等工作,组织人员逐村逐户对脱贫户、监测户进行走访和政策宣传,摸清其产业发展及信贷需求,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覆盖率、知晓率及群众的需求掌握率均达到100%,确保有劳动能力和有贷款意愿的脱贫群众“应贷尽贷”。
三、简化办贷程序
屏山镇着力化解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审核程序复杂、审批环节繁多的突出问题,采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绿色通道”,由过去的承贷银行坐等放贷,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上门现场办理,坚持“群众少跑路,干部多跑腿”的原则,不断简化流程、快速处理、随申随办,有效提升脱贫群众“小贷”工作的体验度,确保金融帮扶政策及时、准确、有效落实到位。
四、坚持贷后指导
屏山镇抓贷后指导毫不放松。对办理小额信贷的脱贫群众进村入户指导帮扶,帮助群众分析研判产业发展方向,审定或及时调整贷款使用方案,为群众提供智力支持和合理化建议,助力脱贫群众科学发展一产生产及二三产经营,有效规避盲目投、瞎投和市场风险,确保小额信贷资金发挥“造血式”作用。同时做好生产经营回访和跟踪服务,形成“牵头推进有机构、办理服务有人员、贷款发放有流程、资金使用有指导”的工作格局,确保金融贷款实现“贷得出、用得好、按时还”的良好循环,让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切实惠及脱贫群众,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截至2023年3月底,屏山镇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08户93.16万元,坚持“按时贴息、按需放贷、应贷尽贷”的原则。脱贫户秉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业则业”的思路,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使用小额信贷贷款。据统计,全镇利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巩固拓展黑豆、大青豆、西瓜、牛羊猪等种养殖增收产业的有43户,购买农机器械服务于农忙耕种的有14户,开小餐饮店、办小加工厂进行增收的有9户……
脱贫群众借助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一二三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户年均受益6000多元,全镇有产业就业发展愿望的脱贫户,梦想变成了现实,家庭实现了增收,过上了好日子。小额信贷保障了脱贫群众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小额信贷“贷”来了群众增收致富“及时雨”,推动着全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进一步出实绩,全面保障和加速着屏山镇向“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既定目标迈进的步伐!(时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