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监督管理
发文日期: 2023-04-25 10:05:32 生成日期: 2023-04-25 10:05:32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大杨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泗县大杨镇三时村统筹“三抓三育”,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
词: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泗县大杨镇三时村统筹“三抓三育”,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

文章来源:大杨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4-25 10:05 责任编辑:刘月亮

 泗县大杨镇三时村位于泗县西北部,是宿州市发展改革委乡村振兴工作派驻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640亩,农户1018户4286人,脱贫户126户447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选派单位的帮扶指导下,全村上下坚持“三抓三育”,村集体经济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切实提高,2022年被评为泗县“五面红旗村”。

  党建引领,搭好“画架”。三时村驻村工作队扛好主责主业,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抓实党员人才队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抓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村党组织换届,7名委员平均年龄42岁,3名委员具有大学学历,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落实每年发展1名年轻党员的工作计划,2021年驻村以来发展党员6名,吸收预备党员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名。育致富头雁。利用扶贫车间、土地资源、项目线索,鼓励10名在外致富能手回乡创业,带动群众务工40余人。利用农业专家、科技特派员等资源,定期开展特色种养培训,累计培训人员500人次,促进了全村特色产业发展。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奉献家乡,退役军人严二龙被选为村党总支委员、民兵营长,优秀大学毕业生时星等3人任后备干部,建强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核心的农村人才队伍。


  夯实基础,铺好“画布”。结合客观实际,着眼群众需求,选准发展路径,做强基础设施和乡风文明,推动乡村实现更好发展。抓基础建设。选派单位宿州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指导开展庭院整治、风貌改造、雨污分流,争取陈严中心村获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批复资金230万元;推进农田整治、水利建设、交通提升,帮助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94万元,建设乡村生产道路2条,排水涵桥3座。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50万元,建设小型涵闸3座、平板桥梁1座,完成丰收沟闸除险加固。争取交通项目资金近100万元,安装道路防护栏2500米;倡导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防群治,小严组党员群众自发筹集资金10万元,深挖村组沟渠,把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的风景线。育文明乡风。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活动,收集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300余条,全部提请村“两委”会议研究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深入开展“夜读夜访”活动,定期到农户家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如:6.26疫情期间,组织核酸检测100余次,发放防疫口罩5000余个,代购药物60余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难盼问题。充分发挥乡贤五老桥梁作用,打造提升矛盾调解工作室,为群众调解矛盾18个,树立了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理念。


  振兴产业,绘好“画卷”。积极顺应“三农”发展趋势,突出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全力探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抓机制创新。成立三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经营模式,通过上门宣讲、组织座谈、现场观摩等方式,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引导群众主动跟着干。2022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植特色瓜蒌子;完成飞防服务、秸秆离田、土地深耕;建设标准化厂房,谋划实施小磨香油生产加工,入股村民获得分红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较去年翻一番。育特色产业。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主动邀请阳光能源、深能环保等优质企业到村指导,组织党员干部到江苏、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着力打造现代特色种养“三时品牌”。鼓励优秀青年时威返乡创业,帮助筹集资金500万元,建设泗县甲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目前已建成温室养殖大棚6座,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养殖甲鱼近40万只,预计年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带动20名脱贫户实现本地就业。疫情过后,更多村民主动回到家乡,实施特色种养,探索生产加工,到处一片欣欣向荣,描绘了乡村振兴崭新画卷。(刘月亮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