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发文日期: 2022-05-18 16:23:33 生成日期: 2022-05-18 16:23:33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黄圩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词: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文章来源:黄圩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5-18 16:23 责任编辑:王磊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泗县草沟镇的秦得华祖辈依靠走江湖演皮影戏维生,在全国从事皮影戏表演和研究的领域很有知名度,秦氏皮影(泗州古韵皮影戏)也是泗县珍贵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951年3月出生的秦得华,家住泗县草沟镇秦桥村,是泗县秦氏皮影的第五代传人。秦家世代以表演皮影戏为生,在当地很有名气。秦得华自幼学习家传皮影戏,13岁开始跟随父亲外出登台演出。2013年,秦得华荣获文化部和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金奖;之后,受聘担任北京龙在天皮影剧团顾问,并在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艺苑担任艺术指导。近年来,秦德华夫妇及其孙子秦子健等人经常在泗县各类演出活动中登台表演,为传播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秦氏皮影戏的皮影制作工艺精细,较之其它皮影更大、更生动,并且涂上乐彩,令观众看上去非常鲜艳有趣。秦得华的说唱带有浓郁的泗县地方方言,本地群众听了更是觉得亲切和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