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01梅菜扣肉里的“3元一斤槽头肉”
预制菜是餐饮新风口,如今大街小巷的餐厅外卖恐怕都被攻占了。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部分头部快餐公司的预制食品占比能接近100% ,例如连锁品牌真功夫、吉野家,而西贝莜面村、小南国的预制餐食占比也达到了85%以上。
作为梅菜扣肉预制菜的主要产地之一,安徽阜阳有近六十家生产梅菜扣肉预制菜的生产企业。
然而经记者走访发现,存在有个别企业用未经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未经处理的槽头肉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所以日常被我们称之为“淋巴肉”。
正常采用的五花肉批发价一般在12元/斤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仅需3元。
不少商户透露,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曝光的一款“御徽缘”梅菜扣肉,东方甄选和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都曾销售过。
涉事公司:安徽春天、东辉、厨先生等。
由此可见,前段时间因“预制菜进学校”引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饮食安全极其重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还有很多要做。
02功效全靠吹的听花酒
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过一款叫“听花酒”的“高端商务白酒”?
标准装5860元,精品装58600元。
据其广告宣传,神乎其神,什么保护心脑血管、改善睡眠、抗衰老、壮阳功能……
然而专利里所谓“高科技”凉味剂,实际上是常见的薄荷提取物。
315曝光后,其母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已对青海春天发出监管工作函,请公司核实有关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媒体报道所称情况,相关事实是否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落实情况:
针对夏季食品安全特点,执法人员重点排查食品经营主体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散装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冷藏冷冻食品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严查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经营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情况,确保夏季食品的质量安全。
执法人员及时向食品销售、餐饮主体传达高温期间食品安全有关要求,提示经营者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做好直接入口食品、现场制售食品等商品的经营过程管控、保质期管理等工作,坚决杜绝销售过期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的行为发生,确保消费者安心消费、安全消费。
大庄镇市场监管所将持续加大夏季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排查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工作要求,全力护航夏季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