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发文日期: 2021-01-22 15:50:26 生成日期: 2021-01-22 15:50:26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山头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省级非遗项目-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词:

省级非遗项目-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文章来源:山头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01-22 15:50 责任编辑:胡亚南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主要传承发展于泗县境内。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穿境而过,地势低洼,河湖众多,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在水中及潮湿处劳作,饱受脚病困扰。泗县盛产棉花,民间一直有着穿布鞋的传统与做布鞋的文化积淀。泗县山地众多,适宜中草药生长。

清朝末期,泗县制鞋匠人孟宪荣,在总结前人“向鞋内撒药物治疗脚病”做法的基础上,请中医大夫配伍治疗脚病方子,结合制作布鞋的工艺,将中草药碾成粉末,缝制在布鞋底的夹层中,帮助脚病患者治疗脚臭、脚气等脚病,药效显著。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融合了布鞋制作技艺和传统中药制作技艺,把鞋与药融为一体,达到了穿鞋治病的目标。泗县药物布鞋制作工艺包含配伍药方、研磨或熬制药物、包底、纳底、上鞋、装楦、复底、压膜等60多道工序。

20世纪80年代,泗县鞋厂在继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13位权威皮肤科专家对配方进行研发改进,新产品经省立医院等医院临床验证,治疗脚气有效率93.6%以上,除臭率100%

2000年,孙成儒和儿子孙标自筹资金,建立了小型的泗县老孙药物布鞋厂,年产老孙头牌药物布鞋3万余双。孙成儒一生致力于药物布鞋的配方研制,多次荣获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大奖。

2009年,泗县回乡创业青年孙宝刚、李丹凤夫妇投资兴建了“安徽天和鞋服有限公司”,从事“泗州”牌药物布鞋的生产销售。

经过不断研发,如今的药物布鞋还具备了治疗高血压及养生保健的功效。目前,泗县药物布鞋年产量最多时达120万双,常年销往北京、江苏、浙江等20余个省、市及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

在扶贫工作中,泗县采取“公司+农户+扶贫工厂”的模式,把药物布鞋制作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吸收农村贫困群众参与制鞋,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了2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