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控辍保学
发文日期: 2025-06-30 17:39:46 生成日期: 2025-06-30 17:39:46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墩集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工作方案】墩集镇中心学校控辍保学方案
词:

【工作方案】墩集镇中心学校控辍保学方案

文章来源:墩集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6-30 17:39

一、工作目标


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8% 以上,实现 “零辍学” 目标。通过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完成学业,防止因贫、因学、因困失学。

二、组织领导与责任体系


  1. 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统筹全校控辍保学工作。实行 “校长包校、行政包年级、教师包学生” 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与考核标准。
  2. 部门协作:与乡镇政府、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联控联保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适龄儿童信息,联合开展劝返工作。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依法控辍:强化法治保障


  1. 普法宣传:每学期开展 “控辍活动月”,通过校园广播、法治课程、家长通知书等形式,普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家长送子女入学的法律责任。
  2. 程序规范:对未返校学生启动 “三级劝返” 程序:
    • 教师首次家访劝返;
    • 学校联合社区二次劝返;
    • 拒不复学的,书面报告乡镇政府,由司法部门介入督促复学。

(二)管理控辍:精准动态监测


  1. 学籍管理:依托全国学籍系统,实时更新学生信息,对 “有籍无人”“有人无籍” 情况及时核查,确保人籍一致。每学期开学后 1 周内完成学籍与实际在校生比对,建立辍学台账。
  2. 排查机制
    • 定期排查:每学期开学后 2 周内全面排查,重点核查建档立卡户、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
    • 日常跟踪:班主任每日清点出勤,对旷课 3 日以上学生启动预警,由包保教师及时家访。

(三)情感控辍:构建关爱网络


  1. 结对帮扶:教师与 “双困生”(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结成帮扶对子,每周至少 1 次谈心辅导,每月 1 次家访,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
  2. 心理支持: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厌学、家庭变故学生开展心理疏导,通过主题班会、团体活动增强归属感。

(四)扶贫控辍:落实资助政策


  1. 经济保障:严格执行 “两免一补” 政策,为贫困生提供生活补助、减免学杂费。协调社会力量设立助学金,确保 “应助尽助”。
  2. 特殊群体关爱
    • 残疾儿童: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受教育权,每周送教不少于 1 次;
    • 留守儿童:建立 “代理家长” 制度,定期开展亲子活动,提供学习与生活支持。

四、工作流程与时间节点


  1. 学期初
    • 第 1 周:完成学籍核查与未报到学生登记;
    • 第 2-4 周:开展首轮家访劝返,建立 “一生一案” 帮扶计划。
  2. 学期中
    • 每月 10 日前:报送辍学月报表,更新控辍台账;
    • 每季度:联合乡镇政府开展重点户回访,解决复学后适应性问题。
  3. 学期末
    • 第 18 周:评估控辍成效,表彰 “无辍学班级” 与先进教师;
    • 寒暑假:开展 “防流失” 专项行动,通过电话随访、社区巡查防止学生外出务工。

五、考核与保障机制


  1. 责任追究:将控辍保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实行 “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的责任人进行约谈、通报批评。
  2. 资源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家访交通、贫困生资助、送教上门等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控辍能力。
  3. 社会监督: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家长与社会监督,对违规行为及时查处。

六、长效机制建设


  1. 家校协同:每学期召开 2 次家长会,建立 “家长学校”,通过微信群、家访等方式保持常态化沟通。
  2. 质量提升: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兴趣小组,推行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吸引力,减少因学困辍学。
  3. 动态评估:每年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督导,根据上级政策与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案,确保措施精准有效。

通过以上措施,泗县墩集镇中心学校形成了 “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情感控辍、扶贫控辍” 的立体化工作体系,近年辍学率持续低于 0.5%,特殊群体入学率达 100%,相关经验被泗县教体局列为典型案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