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四好农村路
发文日期: 2023-06-09 09:12:14 生成日期: 2023-06-09 09:12:14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运河街道 文  号:
名  称: 泗县: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词:

泗县: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来源:泗县交通运输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6-09 09:12 责任编辑:运河街道

泗县地处安徽省东北角,东部与北部均与苏北接壤,地理位置较偏僻,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泗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广大农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2017年荣获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2019年荣获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我县“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和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先进工作经验。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4050.88公里,其中县道503.77公里,乡道1028.25公里,村道2518.86公里。公路密度从2016年的1.4公里每平方公里迅速增长到2.27公里每平方公里,农村公路从通乡到通村到现在通往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出行和发展经济提供了便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部署,多次深入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乡镇村委管养机构督导“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一是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细化目标,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划拨专项资金,着力抓好县乡道提升工程、村组道路建设工程、危桥整治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已建成农村公路路网的作用,优化和整合资源,推动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夯实了基础,基本实现所有乡镇“30分钟通县城,20分钟上高速“目标要求,我县内通外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产业、旅游、资源及联网等四大方面倾斜,计划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650公里。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公路网络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便捷化的客货运输网络,基本实现“镇镇通省道、村村通县道”目标要求。确保完成建制村通客车率、直接通邮率继续保持100%,农村物流服务覆盖乡镇、建制村比例达到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

二、推进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支撑乡村产业兴旺。

1、提升农村地区外通内联水平。2021年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22.2公里,宽6.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序进行老旧公路改造和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强化农村公路与江苏省泗洪县及干线公路有效衔接。

2、推进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推动串联乡村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和资源节点、中小城镇和特色村庄等公路建设30.3公里,宽6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农村公路为依托,探索支持经济发展的路径。

(二)强化管理养护水平,提升高效治理能力。

1、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加强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

2、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创新多种养护模式,积极探索对不同行政等级公路组成的农村公路骨干路网实行集中统一养护和周期性养护。

(三)提升运输服务供给,助推乡村生活富裕。

1、提高客运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改善农村客运安全通行条件,优化服务供给,推动集约化发展。有序推进城乡公交线路向偏远地方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农村客运站点,拓展站点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功能。

2、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统筹利用交通、邮政、快递、农业、商贸等资源,全面推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网点下沉,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强化乡镇运输服务站、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推动交邮融合、电商物流、客货同网、货运班线等多种形式农村物流发展,畅通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消费品下乡的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各类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和共享资源,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因地制宜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模式。

三、主要做法

三个到位,即:夯实基础、保障到位;明确责任,管理到位;多措并举,养护到位。一个优化,即:以人为本,优化运营。

(一)夯实基础、保障到位。

一是先后出台《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泗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泗县乡村道路专管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泗县“四好农村路”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四个配套实施方案》、《泗县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实施方案》、《泗县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后管养运行方案》、《泗县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计划安排、建设标准、质量监管、养护管理、资金筹措、督查调度、考核奖惩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保障。二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乡镇加快进度,同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与金融机构对接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另外,结合区域内旅游景区、扶贫产业区、项目区重点高标准打造产业扶贫路,目前,全县旅游景区、扶贫产业区、项目区均通达三级及以上农村道路。三是严格履行公路工程建设程序,完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工程管理制度,实行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报表报送量化打分,评分结果与县政府配套资金挂钩。四是实行工程包保责任制,由县交通局抽调22名技术人员分片履行工序验收和资料报审等常规工作,及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强力推进工程进度。

(二)明确责任,管理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泗县交通运输局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路产路权。投资760万元建立了交通综合指挥中心,于重点道路路口安装摄像头12个,在加强科技治超和对货运站场源头管控的基础上,积极联合公安交警、公路路政等执法部门,加强路面巡查,依法维护路产路权。另一方面明确职责,加强农村道路日常管理。组织全县7个交管站成立了“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共76名交管员参与农村公路日常管理,不但建立了农村公路基础台帐,将农村公路分布网络图、辖区农村公路路况示意图制版上墙或汇编成册,同步完善纸质、电子档案,还制定了运政人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表以及乡村负责干部联系手册,通过责任到人、责任到路,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村公路的“建、管、养”水平,形成一整套便于操作、积极可行的农村公路网络管理体系。

(三)多措并举,养护到位。

为加快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养护运行机制,进一步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一是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依托屏山镇和南部丁湖镇2个县级道路养护中心,招标选择2家养护单位对全县一般县道和示范路进行专业化养护,并在全县15个乡镇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牵头组织所属区域内的乡村公路养护工作;二是实现农村公路环境治理常态化。结合“三线三边”、“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活动,由县美丽办招聘两家保洁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投放到全县1条国道,2条省道,11条县道和2000多条村道上。同时各镇政府按照《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泗县乡村道路专管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自行招募专职乡村道路专管员,每个自然村招募一个专职乡村道路专管员,合计167名,现已全部到岗开展乡村道路管护工作,营造了美丽宜人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助推了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实现农村公路管理标准化。结合今年农村公路养护计划,重点打造10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

(四)以人为本,优化运营

近年来,我县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组建泗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已初步建立城际、城市公交、城乡公交、村镇公交四级运营网络,实现长途与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零换乘,城乡公交、镇镇公交、镇村公交零换乘客运,车内配有自动投币箱、支付宝、微信以及银联卡闪付、公交卡刷卡等5种支付方式,到目前为止,我县是全省唯一一家集投币支付、行业卡刷卡支付、银联卡双免闪付、微信扫码支付、支付宝扫码支付等五中支付方式于一体的城市公交。并将于20194月份与银联联合推出1分钱乘公交,和美团合作办理电子公交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是在城区设立四个功能齐全的客运站及换乘中心,在农村设立14个占地规模均为不小于20亩的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其次是制订泗县城市交通运营方案、站点线路设计方案、票价方案、驾驶员招聘方案、智能调度及刷卡系统和新能源车辆采购方案。在此基础上,我县还同步抓好“三个结合”。一是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与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客货并举、交邮综合”;二是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与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把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与推进美丽乡村、特色旅游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将运营好农村公交路作为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四、工作打算

今后,我县将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对标先进,创新举措,攻坚克难,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营造安全、畅通、便捷的交通环境。

一是着力提高建设标准。以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农村公路质量。二是着力提升依法治路水平。进一步完善公路路况、公交运行、车辆调度、场站管理等智能化监管平台,加大路产路权管控,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实现农村公路一路一景。三是着力推进养护市场化。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责任,鼓励分段承包、定额包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努力营造“重建重养”氛围。四是着力发挥运营效益。进一步完善镇村一级的公交首末站等基础设施,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资源,发展“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物流新模式,健全完善农村运输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