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两强一增”行动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调度表(10月)
重点任务 |
必填内容 |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
重大项目实施情况 |
存在问题 |
下一步计划 |
|
科技强农行动 |
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
*科技特派员(数量、增量、行政村服务覆盖率) |
选派科技特派员203名(其中省级15人,市级50人,县级138人),服务167个行政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巩固提升“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实效。农技人员在编在岗率100%,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已开班,完成培训250人。 |
|
无 |
进一步坚持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科技特派员管理,开展农业“四新”成果转化 |
种业强省建设行动 |
持续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已完成本地秋葵、大刀豆2份农业种质资源的种植,金丝绞瓜品种认定前期准备已完成,完善淮北灰驴种质资源保护场,申请办理原种场养殖许可证,完善档案管理。 |
金丝绞瓜品种认定前期准备已完成 |
种质资源由于前期普查任务大、数量较多上交国家库120份,入库112份,后期普查难度较大。 |
大力开展收集种质资源,加快推进金丝绞瓜品种认定工作。 |
||
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 |
*设施蔬菜种植 (面积、同比增幅) |
已建设完成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50万亩,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0.21万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45万亩,蔬菜播种总面积完成15.7万亩,1-9月食用菌产量10000吨、产值8200万元。通过宣传发动,目前已有两家单位愿意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已完成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30亩,计划利用中央油补资金进行奖补。通过企业自主申报,乡镇畜牧站推荐等方式,已有8家单位意向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目前完成标准化改造面积169亩。“宏鲲”牌特精粉、“旭峰”牌小麦粉2个产品品牌已获认定,新认证绿色食品14个,全县有效“三品一标”72个。 |
建设泗县食用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
宜渔稻区面积小且分布较为零散。土地流转困难。随着水稻小麦价格上涨、土地流转出让金增加,增加项目资本投入。 |
加快推进安徽七河生物生产基地施工。 |
|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 |
1-9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9家,完成加工产值37.24亿元,同比增幅16.16%。培育泗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为10亿元产值企业,1-9月,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8.6亿元,同比增幅46.73%。新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3个,累计认定6个,正在积极创建2个。 |
正在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2个。 |
产业规模小,缺少大的带动性强的企业 |
切实履行好对农产品加工业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职能,协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存在困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 |
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52万亩,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先后出台《泗县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2023年春季小麦肥水管理技术意见》、《2023年泗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泗县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及《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等方案与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与挂图12.3万份,召开县乡各类培训会25余次,培训人数5万余人,召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推进会与培训会。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计划+台账行动;开展夏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加强养殖场用药监管、推荐八家养殖企业参加2023年度减抗行动。 |
|
|
积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工作,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力度。 |
||
数字赋农行动 |
*农村产品网络 (销售额、同比增幅) |
2023年1-8月份我县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4.19亿元,同比增幅45.5%,主要销售渠道由淘宝、京东等平台慢慢转移至抖音、拼多多,目前抖音拼多多快手等还未纳入监测范围需要摸排补充上报,电商发展正稳步提升。已申报大庄曝光村小宋数字果园为数字农业工厂,持续推进益农信息社运营,将惠农补贴等多项涉农服务资源入驻省益农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无 |
电子商务企业规模不大,影响力不强,尚未有能够展现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 |
加强电商类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工作,除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电商外,注重招引数据服务平台、电商配套服务、快递物流等企业,打造产业链、产业带,引导高层次人才回归发展。出台鼓励支持电商人才创业创新配套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 |
|
机械强农行动 |
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 |
1-9月份农机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18亿元。 |
无 |
无 |
重视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变化跟踪研究,关注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加强预警,做好运行调度。 |
|
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 |
*研制进展情况 |
山芋起垄施肥机已研发完成,现在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
|
|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对产品进行参数调整、优化改进,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适用性。 |
|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
*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
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打造小麦、玉米、大豆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1个,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达0.87%,经济作物机械化率达50%,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50%,渔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50%,粮食烘干中心已建成2个。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引进粪污处理、培料等机械设备。 |
粮食烘干中心正在建设 |
|
加快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力度。 |
|
农机社会化服务 提升行动 |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
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成2个。截止目前,已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65人、农机手2450人。 |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建设 |
|
加快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
|
农业“标准地” 改革行动 |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一户一块”田 改革进展情况 |
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6万亩项目,已完成进度36%,截止目前,已完成一户一块田面积44万亩。 |
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 |
“一户一块田”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有效处理。 |
2023年高标准农田加快招标,加大一户一块田宣传动员力度,做好前期各项工作。 |
|
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 |
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个、新增库容2800立方米。 |
|
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用地少。 |
积极对接,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纳入乡村建设项目库 |
||
|
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 |
*工资性收入及增速 |
结合线上、线下“2+N”招聘活动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搭建精准用工平台,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353场次,达成意向4000余人。已开发光伏公益岗6203个,落实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交通补贴政策,提升脱贫群众外出务工意愿。今年已发放交通补贴126.85万元。 |
|
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强,但就业岗位及薪资待遇与外地有一定差距,只能继续选择外出。 |
一是多频次组织企业进镇开展招聘活动。二是印制企业用工信息入村发放;三是精准发送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四是加快开发进度,保证按计划完成目标任务 |
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 |
*财产性收入及增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 |
落实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目标任务书,积极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加强扶贫(衔接)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发挥扶贫资产帮扶效益。截止目前,我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4.82%,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48%,“三变”改革村占比达100%。加快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盘活利用面积新增1000亩。 |
|
农户对流转土地认识不足,存在惜地现象。 |
积极引导农户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比例,加大宣传力度。 |
|
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 |
*经营性收入及增速 |
目前,目前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强村数29个,占比17.37%,经营收益超50万元强村数23个,占比13.78%,村均经营性收入29.37万元。已注册合作社试点村131个,流转土地面积2.6万亩,入社群众12029户,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2023年度中央及省、市县扶持村扶持项目建设工作,目前扶持资金总额1150万元,已拨付到村资金700万元,拟建项目数29个,已开工项目14个。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名录;组织我县草庙村、泗州薯业分别申报省精品主题村和省后备箱工程基地,截止到9月份,泗县乡村旅游业收入为9.6亿元,同比上升65%。2023年新增家庭农场302家,发展到4702家,农民合作社3020家,稳定在3000个左右,农业生产社会组织达1902个。 |
有序开展2023年度中央及省、市县扶持村扶持项目建设工作,目前扶持资金总额1150万元,已拨付到村资金700万元,拟建项目数29个,已开工项目14个。 |
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未充分发挥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宣传优势 |
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指导试点村选准办社方向、成立合作社,做实做细试点工作,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稳步推进扶持项目建设,确保29个扶持村的项目早建成、早受益。编印旅游资源宣传手册,开发泗县旅游电子地图,推广智慧旅游。 |
|
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 |
*转移性收入及增速 |
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53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2.55%。截至目前,2023年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5663万元,补贴面积185.82万亩,补贴标准为每亩84.29元,惠及农户24.21万户。 |
|
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强,基层业务人员力量薄弱。 |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配齐配强工作力量。 |
|
综述 |
1-9月一产固定资产投资额34141万元,上半年一产增加值281884.13万元,农业总产值589875万元,2023年二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9元,增幅7.8%,增幅全市第二。 |
|
|
|